1)第334章 苦海无边_从斗罗开始的自我奋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《西游记》里的孙悟空,学的也是内丹法。

  菩提祖师说了:“此乃非常之道,夺天地之造化,侵日月之玄机,丹成之后,鬼神难容。

  虽驻颜益寿,但到了五百年后,天降雷灾打你,须要见性明心,预先躲避。躲得过,寿与天齐;躲不过,就此绝命。

  再五百年后,天降火灾烧你。这火不是天火,亦不是凡火,唤做阴火。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,直透泥垣宫,五脏成灰,四肢皆朽,把千年苦行,俱为虚幻。

  再五百年,又降风灾吹你。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,不是和熏金朔风,亦不是花柳松竹风,唤做赑风。自囟门中吹入六腑,过丹田,穿九窍,骨肉消疏,其身自解,所以都要躲过。

  所以菩提祖师又教了孙悟空七十二变用来“躲三灾”。

  三灾之前,还有“九难”。

  大药未成,而难当寒暑,真气未生,而尚有饥渴,还需要穿衣吃饭,所以这“饥寒”就是第一难。

  宿缘孽重,流于今世填还,忙里偷闲,犹为尊长约束,所以“尊长邀拦”是第二难。

  爱者妻儿,惜者父母,恩枷情纽,每日增添,“恩爱牵缠”是第三难。

  富兼万户,贵极三公,妄心不肯暂休,贪者惟忧不足,“名利萦绊”是第四难。

  气弱成病,顽心绝无省悟,阴根成灾,现世一身受苦,“灾祸横生”是第五难。

  急于求师,不择真伪,始也自谓得遇神仙,终久方知好利之辈,“盲师约束”是第六难。

  盲师狂友妄指傍门,寻枝摘叶而于无契合,“议论差别”是第七难。

  朝为而夕改,坐作而立志,“志意懈怠”是第八难。

  少时名利不忘于心,老而儿孙常在于意,“岁月蹉跎”是第九难。

  总的说来,入道后的“三灾”且不说,入道前的“九难”,就直接拦了绝大部分人。

  真正入道的,都具备以下特点:

  坚韧不拔,持之以恒!致阴致阳,致柔致刚!涤除杂念,专心致志!顺其自然,无为而治!大智若愚,虚怀若谷!无知无欲,通达四方!

  ……

  人世间有多少喜怒哀乐的故事?一个人的一生,能经历其中的万之一二么?

  修行之人活的长,但也意味着花在修行中的时间也更长,一生的经历加起来还未必有凡人多。

  世间的悲悲欢欢、酸甜苦辣、喜怒哀乐,若是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,会是什么后果?

  一年多时间,清欢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妄境,若非成就“真人”,他早就疯了。

  但也正是因为这无数的妄境,让他洗炼身心,把自己这颗金丹,磨砺的圆滚滚,金烁烁,通透无暇!

  拿得起,放得下,这才叫“彻悟”!

  在进入下一个妄境前,清欢突然想到一个问题:“这苦海,真的有边际吗?”

  ……

  一番折腾后,萧玄最终还是把萧炎跟古薰儿带回了墓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